淘寶達芙妮官方旗艦店直播以及達芙妮中筒女靴

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達芙妮官方旗艦店直播,以及達芙妮中筒女靴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詳情介紹:

低調又變態的鞋王:賣鞋堪比賣白菜,年入50億,8000傢店橫掃全國

文/金錯刀頻道 張壹弛

這是壹傢神奇的鞋店——

每傢門店都衹有三四十平米,裝修紅白相間;

哪裏有超市,哪裏就有他的身影;

最有意思的是,這傢店“79元2雙”、“清倉甩賣,全場5折”的折扣標語從來沒摘下過,讓人感覺這傢鞋店天天處於倒閉的邊緣。

這個土到獨樹壹幟的品牌,名叫大東。

可就是這樣壹傢看起來土里土氣的品牌,在達芙妮關店3860傢之時,牠卻在全國擁有8000多傢門店,而且生意極好:2013年至2016年,4年銷售額翻了12倍,銷售額超過50億。

在50億銷售額背後,為了把價格壓到最低,大東到底做了多少“變態”事兒?

1、殺出重圍:將爆款男鞋改成女鞋

在溫州,鞋企老闆的出身通常有三種類型:第壹種是跑市場的,發現商機回來辦鞋廠;第二種是從工人出身當老闆的;第三種是鞋樣設計師創業當老闆的。

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,屬於第四種。

17歲就出來闖蕩江湖,當過做鞋學徒懂生產,養蜂三年,全國各地跑銷售,又懂研發設計,摸爬滾打下,他對市場的敏銳度和洞察力非常強悍。

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,溫州鞋業小作坊遍地開花,人人把傢里的院子蓋起來,壹臺制鞋機,三五個人就能撐起壹個小廠,算是中國式“車庫創業”。

1995年,陳光敏也在老傢院子里辦起了制鞋小作坊,五六個人就開始幹了。

老闆就是員工,老闆娘就是財務。

在小作坊里把樣版、款式打好,再拿到市場上,給別人看樣訂貨。有了訂單,拿回來再做。

這麽多鞋廠,陳光敏是怎麽挖到“第壹桶金”的呢?

招數也很奇葩,將爆款男鞋改成女鞋。

1995年,“富貴鳥”有壹款男式套包鞋,賣得很火。在溫州男鞋打天下的時代,套包鞋剛出來的時候衹有男款、陳光敏尋思,與其去套包男鞋市場搶壹口飯,不如賭壹把,把牠改成女款,看看市場反應。

結果,還真讓陳光敏賭贏了,這款女鞋大賣。

做套包女鞋的技術並不難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男鞋改女鞋這個創新點,也是在這壹年,陳光敏的鞋廠擁有了這個淳樸的名字——大東。

成立之初,陳光敏壓根沒做什麽用戶畫像,而是直接定位在年齡在18-60歲的人群。

他希望,不論哪壹個年齡層的人,都能在大東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壹雙鞋。

當時中國鞋類市場有兩種銷售模式:

壹是以奧康為代表的批發零售的“連鎖專賣模式”;二是以意爾康、蜘蛛王為代表的終端專賣網店模式。

但這兩種模式都不適合大東,大東的鞋主打便宜,如果按這兩種模式來,層層加價,大東離倒閉就不遠了。

2、掃清路障:隻賣地攤貨的價格

“便宜”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,表面上隻是把價格降下來而已,人人都能做到,但背後陳光敏為了掃清路障,真是發狠了。

狠招壹:砍掉所有代理,沒人敢在價格上動手腳。

2008年之前,大東實行省級代理制。

打個比方,壹雙鞋成本價40元,賣給省級代理商是50元,再轉到經銷商手里是70元,經銷商開專賣店壹要交房租,二要給員工發工資。壹般零售價要乘上4倍,300元的價格賣給顧客,才可能有錢賺。

這就導致層層加價,價格根本壓不下去。

但陳光敏覺得:壹雙鞋子本身的成本就衹有幾十塊錢,賣這麽貴不合理。

怎麽辦?

乾脆砍掉所有代理,走直銷模式。

2012年6月,由代理商掌控的18個省級分公司,全部改為由總公司控股,股權持比為總部占51%、分公司占49%。又把專賣店變成聯營店,零售價壹定要由公司總部統壹定、統壹配貨。

狠招二:賣不掉的鞋:硬送也得送出去!

庫存是鞋服企業沈重的包袱,死在庫存積壓上的公司並不少。

壹來攤薄企業的利潤,二來,鞋服本身就是快時尚品牌,尤其容易貶值。

早就實現“零庫存”的大東,在這方麵已遙遙領先國內同行。

怎麽幹的?這點就更狠了。

去網上看看大東的鞋子,大部分集中在79,最貴的也不超過200,最便宜的19塊錢,這麽低的價格本來剩下的庫存就不會多。

要是還賣不出去怎麽辦呢?——“每季賣不掉的鞋子,送也要送出去!”

陳光敏壹發話,仔細看壹下,大東“買1雙送1雙”“79元2雙”的促銷條幅就沒摘下來過。

清倉處理時,不管是19元、20元賣掉,還是買壹送壹“硬塞”給顧客,無論如何都要處理完。

這招太狠了,壹來消費者得了實惠,二來還解決了庫存問題,大東成為了真正的“地下鞋王”。

3、唯快不破:從設計到上架壹共14天

狠招三:極其強大的現金流

大東還有壹點能完全秒殺傳統代理商模式的,就是快!

壹是,回款速度極快。

大東門店的規定是:當天銷售,當天回款到總公司。

目前,全國的門店已經超過8000傢專賣店,日均回款正常都是在3000萬到5000萬,節假日都是1-2億起。

這意味著,大東擁有了非常強大的現金流。

打個比方,如果是1億元的資金,壹年周轉兩三次,可以做兩三億元的生意;壹年周轉五六次,就可以做五六億元的生意了。

二是,生產速度極快。

對於走低價路線的品牌來說,最大的成本不是原材料成本,而是時間和計劃所產生的成本。

比如每傢門店永遠都會碰到這樣壹種情況:好賣的鞋子不夠賣,不好賣的鞋子剩了很多。所以好賣的鞋就成了門店最大的需求。

但是,從門店發出需求,到我們生產、發貨到門店,這中間很多時間被浪費了。

所以,大東在快上做到了極致,從設計、生產到專賣店里賣,整個過程隻需14天。

制鞋這個行業,其實跟賣海鮮壹樣有時效性,壹旦物流遲了,這批產品就沒用了,本來能賣139元的鞋,也隻能賣59元了。

去中間化、零庫存、從設計到上架共14天成為了大東鞋超新模式的低價三闆斧。

這三闆斧極其鋒利,幫助大東壹路掃清障礙,銷售瓶頸、庫存失衡、利潤低迷、客戶流失嚴重等行業痛點問題,在大東這里,壹壹被攻破。

結語:

2012年前,溫州鞋業界人士極少提及大東這個品牌,但最近這幾年,“大東”、“大東模式”被業界熱議,大東女鞋的江湖地位陡然上升。

大東的創始人陳光敏很低調,但他每壹次說出來的話,總是三句不離消費者:

轉型,就是基於商品售價太高所做出的選擇。要是壹直這樣的話,不僅產業鏈條不通,我們也沒有未來。

衹有賣給消費者,才是真正把貨賣出去。

對自己的品牌,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:

現在的大東,不是”名牌“,而相當於中國“民牌”,民眾的“民。

在知乎上,有哪些讓妳感動的國貨,”大東”排在很靠前的位置;刀哥上個月在發出達芙妮這篇稿子時,後臺的留言,充滿了大東的影子。

不可否認的是,大東也有自己問題,款式壹點也不潮、舒適度也沒有特別優秀,但比較下同等價位的女鞋,大東確實是把優惠真正的讓利給了消費者。

當鞋企們在壹二線城市擠破頭的時候,大東選擇深深紮根四五六線城市,甚至是壹些偏僻的小鄉鎮。

陳光敏有壹句話,或許是大東這麽多年屹立不倒的真相:

牛、羊、馬吃同壹塊地的草,羊吃了最嫩的草尖,馬吃中間那壹截,留給牛的,就衹有最苦的草根。

而大東,就是那頭隻啃草根的牛。


《爆品實戰60講》是爆品專家金錯刀與今日頭條協力打造的全新線上課程,深入解讀小米、瑞幸、喜茶等高成長公司的爆品打造方法,讓妳不拚資金、渠道、低價、背景,就能壹針捅破天,低成本打爆市場,讓妳獲取商業第壹生死能力!江南春、賈國龍等大佬力薦,小米、騰訊都在用的爆品實戰課,點擊試聽→→→


歡迎關註【金錯刀】頭條號,爆品案例壹網打盡!

更多資訊/合作請關註金錯刀公眾號(名稱:金錯刀,ID:ijincuodao)

妳是否有壹雙達芙妮的鞋_如果沒有,恐怕再也買不到了!

達芙妮4年虧掉30億港元關店4000傢 如何把錢造沒的?

4年虧掉30億港元,關店4000傢,大眾鞋王是怎麽把錢作沒的?

作者:玉鹿

麵對去年虧損的10億港元,“大眾鞋王”達芙妮很惆悵。

在最近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,達芙妮國際(00210.HK)寫道:“2018年,本集團繼續實施業務轉型策略,旨在恢復盈利。然而,不利的經濟環境打擊消費意欲,使得本集團業務轉型計劃的效果未能在2018年財務業績中全麵反映出來。”

本想轉型升級恢復盈利,誰想經濟環境太壓抑,達芙妮把虧損的鍋推給了大環境。

但《鄉村愛情》里象牙山最有錢的富豪王大拿說了:“自己沒能力就說沒能力,怎麽妳到哪兒,哪兒都大環境不好?妳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?”

要知道,達芙妮虧損,不是這壹年兩年的事。

2015年,達芙妮年內虧損3.8億港元,2016年虧損8.37億港元,2017年虧損7.42億港元,2018年虧了10.1億港元。門店數量也從頂峰時期的6881傢減少到如今的2648傢。

股價和市值,也跌得慘不忍睹。

2012年,達芙妮國際股價最巔峰時,每股股價超過11港元,市值超過170億港元,現在,每股股價縮水到0.25港元,市值為4.12億港元。

很難說,達芙妮如今的局麵是“歸功於”大環境。盛極必衰,否極泰來,創辦32年,類似的興衰輪回壹直在這傢老鞋企上演——嘗到甜頭,就“作天作地”,瘋狂開店;庫存過剩,就“昏天暗地”,甩賣關店。

但這壹次,割肉的痛苦與市場的殘酷,讓達芙妮自己都捏把汗。

壹代鞋王

淘寶達芙妮,月桂女神,在希臘神話中是美與貞潔的象徵;達芙妮,女鞋品牌,在中國鞋企中曾是快與成功的代表。

1980年,石油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臺灣,作為達芙妮創始人之壹的陳賢民失業,“走投無路”之下,同大舅子張文儀集資2000萬臺幣,共同創辦“喬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”,進軍制鞋業。

達芙妮創始人陳賢民、張文儀

當時,臺灣制鞋業經過30年發展,產業鏈日益成熟,鞋材優良,勞力廉價,成為世界各國知名鞋企的上上之選,壹度被稱為“制鞋王國”。張文儀傢族,也就是陳賢民的嶽父母傢,還是制鞋世傢。

“喬誌企業”由此趕上快車,從護士鞋做起,逐漸靠代工守下壹席之地。

但不到10年,伴隨勞工意識的覺醒和製造成本的提高,臺灣制鞋業日薄西山,“喬誌企業”麵臨招工難,生產線即將停擺。

好在陳賢民們嗅覺靈敏。1987年,臺灣當局開放探親,兩岸38年的隔絕結束,陳賢民和張文儀也火速跑到香港創辦“永恩集團”,即達芙妮集團的前身,並在1988年來到福建莆田開辦鞋廠,成為第壹批搶灘大陸的臺商之壹。

代工的利潤空間有限,陳張二人還有陳賢民的連襟陳明源決定自創品牌,1990年,“達芙妮”誕生。

往後的近10年時間,達芙妮靠區分地域的設計、“高而不貴”的價格策略、“三包”售後服務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,在大陸收穫知名度。1995年,永恩集團在香港上市,1996年,達芙妮改批發為直營或代理,在全國鋪開銷售點。

但快速擴張很快引來危機。1999年,達芙妮業績出現嚴重下滑,去庫存導致長期打折,加之款式舊、鞋子磨腳等問題,達芙妮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打折品牌,隨之而來的還有1500萬美元的資金缺口、公司高管的抱團跳槽。

年輕的企業第二代領導人上任,陳賢民的外甥陳英傑被緊急任命為達芙妮總經理,老少聯手,通過全新的品牌形象、中檔定位,以及關店、促銷、去庫存等策略,挽回敗局。2000年,達芙妮扭虧為盈。

陳英傑

經此壹役,達芙妮重振江山,年青壹代嶄露頭角,走多元化路線,請來S.H.E.等當紅明星代言,浩浩蕩蕩自建物流,跟隨社區發展的潮流創立麵向社區的品牌“鞋櫃”,還獲得阿迪達斯的中國零售代理權。

達芙妮三代掌舵人

2004年,達芙妮號稱中國每5雙品牌女鞋中,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。在最巔峰時期,達芙妮1年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,連續5年穩坐大陸女鞋第壹品牌的交椅,市場占有率近20%,獲封“大眾鞋王”的稱號。

1999年,達芙妮的年營業額不到10億元人民幣,10年後,這個數字翻了7倍。還有傳聞稱,陳英傑自言,如果百麗要做女鞋中的“奔馳”,達芙妮就要做女鞋界的“豐田”。

噩夢重演

但在達芙妮,歷史總是驚人的重復。

好不容易從世紀末的危機中緩過來,達芙妮又開始循環往復地“花樣作死”。

首先是急速擴張,管理混亂。

達芙妮第壹代領導者定下了壹個龐大而復雜的分銷體係。在達芙妮,有直營專賣店、特許加盟店、代銷聯營、個體戶代理等多種銷售渠道形式,並且經過調研,達芙妮發現在二線及以下城市開店,租金低、坪效高,便逐漸從商場撤退,下沈到18線城市的街邊。

很快,達芙妮的門店遍布全國。最快的時候,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間,達芙妮每年有將近800傢新店開張,巔峰時期,門店數量達6881傢,時至今日,縣城超市的旁邊、中心街道上,還能看見達芙妮的身影。

但又多又雜的門店並不好打理,達芙妮想加重直營店的占比。本來,加盟商和達芙妮的合同是3年壹簽,2011年,達芙妮開始單方麵不跟加盟商續約,甚至用低價策略試圖逼退加盟商,結果被口誅筆伐。

而達芙妮門店擴張的10年,也正是房價上漲最猛的10年。

達芙妮的創始人之壹張文儀,2007年曾以蘇州的銷量為例,說明二線及以下城市擁有更低的銷售成本和更大的利潤空間。但10年之間,蘇州的房價早已是今非昔比。

伴隨擴張的還有巨大的庫存壓力。

原本,達芙妮對自己搭建的物流體係和補貨能力津津樂道,但供大於求的窘境很快掩蓋了物流的優勢。

2009年,達芙妮的庫存周轉期壹度達到180天,當時合理的周期壹般為120~160天,2015年的庫存周轉期甚至達到218天。也就是說,不加上設計和生產的時間,達芙妮的壹款鞋,從入庫到全部銷完,要花費大半年的時間。

生產擴大,大陸的人力成本也在提高。

製造業工人平均工資逐年提高(圖:前瞻經濟學人)

紡織業的毛利率呈快速下滑趨勢(圖:前瞻經濟學人)

去庫存所使用的打折手段,又進壹步拉低了達芙妮的品牌形象。

“高貴不貴”,壹直是達芙妮創立至今的定位。但“中庸”的策略在新的消費升級的形勢下並不討好。

達芙妮女鞋新品的定價通常在100~400元之間,但在年輕消費者看來,相同的價格,網購可以賣到設計更獨特、質量更好的鞋。三四線以下地區的市場,女性消費者往往又覺得達芙妮的定價偏貴,不如買大東等真正兩雙100元的品牌,而達芙妮推出新品時又不肯放下身段。

如果要追求檔次,消費者也寧願花更多錢,買品牌形象更“高大上”的名牌鞋。90後女生喜慶就告訴筆者:“讀書的時候覺得達芙妮還挺‘高大上’的,而且買不起呢。但工作之後又覺得達芙妮不入流了。”

另壹位80後女性消費者蘇佳更直言:“上大學的時候達芙妮可火了,但買不起,等我消費升級了,看不起牠了。從前妳對我愛答不理,現在的我,妳高攀不起,這就是達芙妮的真實寫照。”

曾經,達芙妮的廣告語“漂亮100分,美麗不打折”響徹南北,但無奈的去庫存打折策略,卻進壹步扯下達芙妮的底褲。

中低端價位又牽扯出質量問題。

在剛剛經歷艱難轉型的安踏,其掌舵人丁世忠在接受采訪時稱:“貴的東西好做,便宜的東西好做,便宜又好的東西不好做。”達芙妮看似挑了大眾路線的捷徑,實則選了壹條最難走的路,而且還沒走好。

為了控製成本,達芙妮女鞋通常使用PU(人造皮革的壹種)製作,材質偏硬,即使是定價在200元以上的女鞋,都會使用PU皮。

筆者粗略統計了達芙妮天貓旗艦店在售的約690件鞋履、包品,材質是牛皮、羊皮、豬皮等材質的產品,沒有超過80件。

在過去的幾年,達芙妮還頻頻登上各地質量黑榜,包括童鞋。

“最早買達芙妮的鞋,覺得質量還可以,但後期發現鞋的品質越來越差,還不如買更低端的品牌。”另壹位年輕女性消費者薇妮向筆者表示。

質量差,款式也老。

在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時,達芙妮的第三代掌門人、張文儀的兒子張智喬說:“達芙妮沒辦法完全成為壹個時尚品牌,牠的歷史品牌價值還是有性價比的大眾女鞋,市場沒辦法完全推了翻。”

的確,打開達芙妮天貓旗艦店,主推的2019年春夏新品很難跟時尚沾邊。

像達芙妮這類的老鞋企,體量大,歷史負擔重,通常新品都是提前1年設計好,設計師隻對舊款進行微調或模仿大牌,想改動大壹些,都要經過層層溝通。

而消費者的審美是在不斷前進的,95後女孩茉莉說:“以前覺得達芙妮的鞋挺好看,但現在看是很醜了。”

回顧達芙妮的發展史,可以發現,30年間,達芙妮壹直堅持銷售導向,不斷陷入產銷不平衡的惡性循環。

艱難轉型

達芙妮也不是沒有反思,但抓住的時機卻總是像細沙壹樣從指縫中流走。

2009年和2010年,為了全心全意發展女鞋,同時代理的運動鞋服品牌式微,達芙妮關閉了原先代理的所有Nike品牌銷售點,還直接放棄續簽大陸Adidas運動鞋經銷商資格。

但從2010年開始,更為舒適和隨意的運動風、街頭風逐漸占領世界T臺,成為潮流,達芙妮卻依然主打“淑女風”。

在女鞋市場,運動鞋的比重正在上升(圖:前瞻經濟學人)

在電商渠道上,達芙妮其實早已布局。2006年,達芙妮入駐淘寶,還發展自營電商平臺“愛攜”,2010年前後,電商的業績每個月都在200萬元左右。

但達芙妮的孤註壹擲又讓電商發展被擱淺。2010年,達芙妮與百度共同投資電商平臺“耀點100”,為了支持這個平臺,達芙妮減少了在電商上的布局,關閉了京東、樂淘等分銷渠道,換來的卻是兩年內“耀點100”因資金鏈斷裂、經驗不足等問題嘩然倒閉,電商發展被拖累。

天貓雙十壹活動,達芙妮的銷量排名下滑

在提昇品牌形象上,達芙妮也作出努力,2014年同高圓圓共同創立高端品牌“圓漾Ondul ‘”,旗下還有高端品牌“愛意”,但年報顯示,旗下高端品牌對總營業額的貢獻隻在14%左右,沒能扛起重振達芙妮的大旗。

鞋子賣不好,總得想想別的出路,於是2016年,在第二代掌舵人陳英傑的主導下,達芙妮參與了電視選秀節目《蜜蜂少女隊》的製作,辦起名為《ViVi美眉》的雜誌,走多元化路線。

陳英傑是個“寶藏男孩”,年輕時與知名歌手任賢齊是好友,還曾和任賢齊等人在臺灣組過名噪壹時的“赤蛇樂團”,擔任主創,後來因傢族需要而中斷演藝事業。不過時過境遷20多年,陳英傑似乎沒有斷過音樂夢想,還娶了內地女演員。

中:陳英傑 右:任賢齊

打臉的是,達芙妮投資《蜜蜂少女隊》還虧了2640萬港元。2016年,達芙妮通過該節目獲得的收入為3450萬港元,經營費用卻增加了6090萬港元。

多元化路線沒走好,傢族內部也早是波瀾四起。2004年,達芙妮的創始人之壹張文儀另起爐竈,變身臺灣“立法委員”,創辦順大裕公司,結果因假土地買賣、拉擡股票被判刑,還潛逃到了大陸,2007年被臺灣當局捉拿歸案,達芙妮的股價也應聲下跌。

張文儀被捕

第壹代掌舵人陳賢民退休後,對第二代掌舵人陳英傑關閉加盟店、多元化路線也常有質疑,認為陳英傑不夠專註,2017年陳英傑最終從集團主席的位子上離職。

第三代掌舵人張智喬、張智凱上任後,加快了變革的步伐,改變品牌店的設計,關掉效益差的街邊店,向購物中心轉移,並推動達芙妮與迪士尼、美國潮牌Opening Ceremony推出合作款,請當紅組合火箭少女來代言。

不過,Opening Ceremony在國內的認知度不高,合作款的長相也壹言難盡。

但“見兔而顧犬,未為晚也;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” 。儘管麵對未來,達芙妮還心有不安地在年報中寫道:“對於集團而言,跟上加劇的市場競爭及日益復雜的消費者需求變得越來越充滿挑戰。”

錯誤不斷循環了近30年,有所改變總比溫水煮青蛙式的自殺要好些,而且按目前的年報來看,達芙妮的存貨情況已經恢復健康,隻是關店、虧損的疼痛要比以往都多壹些。

反觀達芙妮的發展史,我們會發現,無疑,第壹代掌舵者擁有慧眼與敏捷,但“喜歡是放肆,愛是克制”,同樣,在擴張的欲望麵前,克制、專註以及理性的判斷,都不可或缺。

即使達芙妮將最大的賭註推向了廣大的中端市場,但高跟鞋“貴族”品牌Manolo Blahnik及同名創始人曾說:“生產的鞋子或靴子有壹些非同尋常的原則。他們提供最優質的產品。掌握流行趨勢是很難的。必須要有不斷創新的設計理唸,引領未來時尚新方向。